中文名称: 川蜡(虫白蜡)
来源: 本品为介壳虫科昆虫白蜡虫Ericerus pela(Chavannes)的雄虫,群栖于木犀科植物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
Roxb.枝干上所分泌的白色蜡质,经精制而成。
出处: 实用中草药彩色图集. 第二册
介绍
Title 简介
来源 本品为介壳虫科昆虫白蜡虫Ericerus pela(Chavannes)的雄虫,群栖于木犀科植物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
Roxb.枝干上所分泌的白色蜡质,经精制而成。
原植物 白蜡树又名梣,为高达15米的乔木;小枝无毛。奇数羽状复叶对生,长15~20厘米;小叶5~9片,通常7片,革质,椭圆形或近卵形,长3~11厘米,宽1~4厘米,顶端渐尖或钝头,基部销偏斜,边缘有锯齿,上面无毛,下面沿脉上被短柔毛;小叶柄短或近无柄。花夏初开放,单性,多朵组成侧生或顶生、大而松散的圆锥花序;花萼钟状,4深裂;花瓣无;雄蕊2枚。翅果倒披针形,长3~4厘米,宽4~6毫米,顶端短尖、钝或微凹。
野生于山坡林中或栽培作行道树和护堤树。分布我国东北、黄河流域、长江流域以及福建、广东等省区。越南和朝鲜也有。
采收加工:夏秋季采收。清晨将包有蜡质的树枝砍下,置佛水中煎煮,至蜡质溶化浮于水面,冷却后蜡质凝结成块状,取出,复置沸水中溶化,过滤后凝固即得。
药材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块状,大小不一,白色或黄白色,表面平滑或稍有皱纹,略具光泽;体轻,质硬而稍脆,搓捻则粉碎,能浮于水面。断面呈针状或颗粒状。气微,无味。以色白、质硬、致密无气泡者为佳。
川蜡性味和功用 甘,温。归肝经。止血,生肌,镇痛。用于金疮出血,尿血,下血,疮疡久溃不敛等。
附注 ①本品内服多入丸散。外用多溶化调制膏药。②白蜡虫的寄生植物有多种,通常均为白蜡树属Fraxinus和女贞属Ligustrum植物。
功用: 归肝经。止血,生肌,镇痛。用于金疮出血,尿血,下血,疮疡久溃不敛等。
性味: 甘,温。